浙大×青山|第三届「青山杯」创业方案大赛招赛开启
——
青山资本投资/投研总监金雨在现场做了《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创业者》的主题分享,如下将其分享做提炼。
在分享前,看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文档,问题很多但都是好问题,相比答案提一个好问题,其实是很难的事情。针对这些问题提炼如下的分享框架,仅作为思考的开始。分享我认为一个好的创业者,大概需要的一些核心思维方法。
“一个好的创业者”有两个关键词:“好”和“创业者”。首先创业本身并不是一个所有人都必须要去或者应该要做的事情。我认为创业者不仅是一类人,更是一种思维。想做到“好”,首要拥有一些可执行的创业思维,能够把事情做成;其次是这个事情能做得很大,能够改变很多人,让足够多的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真的有创新,给社会提供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人的维度上,创业伊始,创始人要先思考你在创业过程中做的事情,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一开始就要想好。长远来看,我要做什么事情,我要在哪个领域做什么事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我的目标愿景是什么,要用全局思维去想象。终极情况下,这个服务或产品是什么样子。从战略层面上去思考问题,特别是当你陷入到一个焦头烂额的具体问题时。
其次是资源,创始人最需要做的事情,除了定战略就是搞资源,无论是团队还是金钱。作为一个创始人,本质上就是在明确的战略目的下,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来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去实现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甚至是“最了解你的敌人”,因为“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资源。
创业路径不是一个递增的直线,而是非连续性的阶段性发展的曲线。是不断积小胜而取大胜,迈台阶式的发展方式。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抓住关键时刻,并在关键时刻要做重点资源投入,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战局。
第三点是财富是认知的变现。知识可以不断积累,但认知与知识有区别,知识也不等同于智慧。所谓认知就是我们怎样去认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运行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运行规律去创造有价值的事情,并达成战略目的。对于认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定的跨学科思维。我们需要用多维的思考去理解事物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其次是第一性原理。乔布斯在建立苹果的初始,他自身也并没有过多的科学技术背景。思考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理所当然”是不是一定是这样的。是不是可以有其它形态存在的可能。当你放下经验的时候,其实就是创新的开始。参考前人智慧和献综,接下来开始“质疑、怀疑、反思、重构”。
作为投资人,经常被问及如何评判一个项目值得投资的点有哪些。作为早期投资机构,“人”一直是我们认为的最关键因素,找到“未来企业家”是我们的初心。企业家精神尤为重要。这里只分享两点:首先是,创始人需要成为发动机,不仅要影响身边人不断发光,还不能一味地等待市场给机会,给资源,而要做事情的发起者。定好战略,带领大家往前走。另外就是创始人的领导力。要目标明确,没有方向的船所有的方向都是逆风。
在团队维度上,首先是要寻到合适的合伙人,创始人通常抓大,需要其他角色来做到事无巨细。其次,事业若想做到比较大,可能会涉及到产品、渠道、市场、营销等多维度,所以需要创始人能够聚合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搭建强有力的团队来共同参与商战。多人协作,组织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若组织内部的变化比外部市场变化慢,大概率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如何让团队保持高成长性,非常考验企业的组织力。
以上的讲述都是围绕在“人”的维度,如下就“事”的维度再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关于赛道如何选。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自然是希望你创业的事情本身的天花板够高,市场空间够大。理论上开一个千亿美金的公司和开一个咖啡厅相比,后者也不会让你的创业成功率提高很多,事情不会因为变小就会变得容易。其次在赛道选择上,终局思维很重要。回看很多企业家的自传会发现,今天这些企业家在做的事情与他们创业当初的宏大愿景有着高度相似性,最开始的设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未来的天花板。
其次,要做时间的朋友。要在固定方向上取得时间的复利。警惕单纯靠团购、促销、买赠而不断取得GMV的流量思维,而忽略在用户心智和品牌建立上的持续发力。明确自己的定位,要在“壁垒”上不断添砖加瓦才能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市场空间大,很大程度上竞争也会比较多。除了关注竞争对手,实际上还有更多事情需要我们关注,关注市场中是不是真的有很多的大象巨头的存在,是否还留有大象脚下蚂蚁的生存空间。若赛道里没有巨头也要警惕,是否你想从事的事是值得做的。关于竞争格局的部分,波特的五力模型依然常读常新。不只是现在的所谓竞品或者竞争,竞争可能来自于任何地方。当下社会的常规都是当年的跨行竞争和降维打击。
赛道之外,我们要做的产品,给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要注意什么,在这里分享两个点:需求和创新。
需求这个词经常被提及,消费者的需求似乎总在变化,但实际上底层的需求,扎根在人性里的需求,对于健康、美丽、幸福、快乐等的追求,消费者从未变过。因为这些东西才是长期的刚需。创业者要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刚需,而不是风口。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想创新,会思考到底我要卖给用户什么,根本的东西不是你产品的形态,而是用户的需求本身。
经常听到很多创始人跟我分享他的事业,我通常会问:你到底想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这是第一,第二是你怎么满足的。你做的这个东西与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比到底有什么地方创新,用户为什么要真金白银的购买你的产品。消费者的每一次购买都是独立决策,如何持续让用户付费。
创始人要思考:为什么需要我们存在。需求要先行,思考人性里的根本需求。定位在今天仍被提及,缘于今天的品和品牌都非常多,创业者要对自己产品的定位和差异化有明确的思考。我们应该先想到产品,再想技术支撑的手段或工具。等同于你要先有战略,再想可以调动的资源和竞争方式。无论用户的需求如何被创业者满足,每个代际人群的需求变化会永远存在。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终究要通过消费品去转化和应用的方式不会变。有新需求就会有新消费。需求在,消费就在。
——
青山资本投资总监周剑红就《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和从业感受》做主题分享。如下为重点提炼:
思考一个问题的基本概念,如果从“风险投资”的定义出发,它其实就凸显了两个关键词,一个就是风险,一个就是收益。这就是我们作为投资人在聊任何一个项目,或者做任何一个投资决策当中,最核心思考的两个关键因素。
除了给大家科普一些关于风险投资所涉及的的基本概念外,我会用7组词来概括性的谈一谈我自己做早期投资的一些真实体验与感受。
第一组:极度自信与否定。作为投资人,我们有非常多的想法和自己的认知体系。在这些想法和体系中,我们是极度自信的,我们相信什么人能成,相信什么事情是对的,但实际创业这个过程9败1胜。我们做早期投资,很大概率上会遇到项目失败,这会给你原本的判断不断以否定。这是一个不断摧毁你自信的过程。作为投资人会不自觉的归因于自身,思考到底是市场问题、机制问题、竞争问题,还是自己的判断有问题。多数投资人都是在极度自信与不断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的。
第二组:希望与失望。我们专注于消费早期投资,投资美好生活,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项目,不断面对创新开脑洞,内心非常充盈和充满希望,时刻保持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但失望是大多数的。相比于每年所见到的创业者,最终投资的项目占比1%都不到。意味着99%的拒绝。
第三组:焦虑与不安。在投资过程中会一直处于焦虑与不安。会遇到的情况是,最近什么项目获得了融资,或者是某著名投资人说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你会回顾看是不是自己没有特别关注到这个部分,或者是这些已经被投资的项目,是不是存在我没有触达到的,若还在自己专注的赛道,就会有强烈的自我否定的情绪,难免焦虑和不安。此外,因为我们关注早期投资,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去预判未来的机会或者是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这个事情很容易让人极度焦虑,因为没有所谓的通路和标准化的方法。假使自己成功做了预判,也不免会思考是否有所谓运气的成分存在,好的预判结果,这样的状态如何能持续。与其他行业一样,也都存在普遍的职场焦虑。
第四组:相识与相知。投资人的工作有个有意思的点,就是会和很多人聊天。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遇见与相知。在与创始人交谈的过程中又很容易有代入感。会不自觉代入到创始人的过往和经历、想法当中,这里面会有些所谓相知的感觉。这个职业似乎与演员有些类似,你没有那些经历,但这个职业好像能让你进入到那个身份和经历当中。有时代入的是很强的能量和愉悦,有时也会有痛苦感。
第五组:共情与“多情”。因为投资人每年都至少会见几百个创业者,与很多创始人都会有很多连接产生,不可能做到与这么多人都共情。虽然最终投资的项目占比低,但是因为见面的基数大,相对来说,从你从业的长线来看,也会投资几十个项目,这本身就是一个“多情”的分布。是一个精力分散的过程。
第六组:实力与运气。投好项目,自然要凭借实力,但是在投资行业也不免有所谓运气的成分。我们只有尽可能的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强大,你能左右的是你的认知,你的勤奋,你的方法都在进步。所以换个角度说,有时候运气也是你强实力当中的一部分。
第七组:短期与长期。这是一个很容易让投资人纠结与痛苦的地方,很多时候你投资的越多,履历中项目增加的越多,似乎投中的概率的运气会越倾向你。你投的越多才能越了解,也更有可能有大案子。但这会影响你的判断,你可能不愿因为要选择一个长期有更大的可能性的事儿而拿短期内投到的一个项目去做交换。另外投资的基金因为有期限存在,假使你能预判到未来是如何的,但你还是要预判在这个基金的短期期限里,什么样的项目是可以的。这个预判很难。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投资人这个职业会面临诸多问题时,我依然选择的理由。
早期投资行业内的竞争很激烈,人才密度也很高,对于知识的迭代要求也非常高。创始人的成长远比你想象的更快,这就要求你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强,似乎要保持一个永动机的状态,时刻不停歇的吸收与学习。这里存在一个极强学习导向的成长曲线。这对很多渴望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有着非常大吸引力的价值点,对我也一样。
另外一个比较客观的和现实的点是,也是一个创始人的答案。我问他为什么接连失败后还会再选择再创业,他的回复是:为了跨越不可能。很多职业或工作,相对来说容易一眼看到头,或者是可预见性非常强,但是投资和创业不一样,它可以让你在合法合理合情的情况下,实现所谓的跨越,无论是财富还是个人在社会当中的地位,这是一个现实的理由。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差不多每年有5个独角兽公司在当年诞生,若你从业20年,理论上可以经历100个独角兽的公司。假设100个人你都见过,你还投中了其中几个人,并且跟他们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相识于微时。与他们共同成长,这是我认为这个职业最大的一个魅力。
最后一个原因,可能稍微有些热血,因为热爱。因为想改变这个世界,所有创始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坚持做早期投资,就是想用我们的钱和这些优秀的创业者一道为我们想要的未来世界去投票。我们一直坚持长期主义的思考,愿意持续加码美好生活。
创业是一个心智和能力双重历练的过程,他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拥有创业思维,也许比拥有某项技能和经验,更能让一个人和项目走向成功。青山资本将持续陪伴年轻人成长,助力未来企业家。
关于本届大赛的报名通道及相关机制,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 END 】
青山资本,中国一线天使投资机构,专注于消费、TMT领域。青山资本致力于做“美好生活的投资者”,与创业者一同创造有伟大愿景的优秀企业。
成立至今,青山资本已投资项目包括:转转、pidan、花点时间、bosie、每日黑巧、加点滋味、鲨鱼菲特、哇力机器人、cabana、驭势科技等,保持着极高的投资成功率,并获得业内多项荣誉。